第三批国家集采!或将7月启动

发布者:发布时间: 2020.06.29 0

近期,国家集采会议对第三批国采进行讨论,部分细则流出,并且有可能本周发文。随后,湖北、湖南、宁夏等省份下发文件要求报量,报量目录共计56个品种86个品规,基本要求医疗机构在7月1日前完成报量工作。

业内传出,今天在上海召开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座谈会,征求部分药品生产企业意见建议,根据一系列动态,我们预计,国家第三批集采将在7月正式启动!

一、第三批集采品种分析

1、第三批集采基本实现“应采尽采”,暂时不考虑药物杂质问题

根据网传目录,第三批集采共有56个品种86个品规,相较于第一批的31个和第二批的33个,第三批品种明显增多,基本实现应采尽采。只要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厂家和原研厂家共同形成充分竞争格局,就将自动启动国家集采。

第三批集采品种中,二甲双胍尤为引人关注,此前在第二批时该品种就曾在报量范围,但在最终目录中被剔除,主要是因为其杂质问题。此次医保局强调“不考虑杂质问题”,应该主要针对的就是二甲双胍。

其实在5月中旬就曾传出第三批国家集采将在7月启动,但由于疫情原因可能会推迟,如今如约开展,可见国家医保局雷厉风行不减,此外,还有几方面原因,一是今年疫情导致国家医保支出庞大,国家及民众都负担较重,需要节约资金;另一方面,国家医保局通过前两批的探索,已经对国家集采掌握了较好的思路和经验,今后开展将驾轻就熟,因此国家集采步伐逐渐迈大,品种扩容明显。

今后,随着一致性评价的逐渐推进,只要充分竞争条件达到,国家都有可能将其纳入集采,企业如想在今后药品市场获得一席之地,一致性评价将是一张入场券,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。


2、国家集采品种剂型越来越丰富

从三批带量采购品种剂型来看,三批均以口服常释剂型为主,并且随着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逐渐增多,国家集采品种的剂型日益丰富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国家集采中绝大部分的品种标明的剂型为大分组,如口服常释剂型就包括了普通片、胶囊、分散片等多种剂型,在剂型大合并的情况下,组内竞争加剧,企业间价格厮杀严重。

image.png

3、全部达到充分竞争条件,同组竞争企业数最高达到27家

据相关数据统计,86个品规中有部分品规竞争厂家不足3家,但按照国家带量采购的规则,同品种不同规格同组比价,即在同一竞价组(如氨基葡萄糖口服常释剂型*0.25g和氨基葡萄糖口服常释剂型*0.75g在同组竞价)。

按此规则,目前第三批集采的56个品种组内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,有29个品种同组有三家企业竞争,组内竞争最为激烈的达到27家,品种为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。其次为二甲双胍缓释控释剂型,组内竞争企业达到16家,再次为卡托普利口服常释剂型,组内竞争企业达到10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卡托普利片和二甲双胍片都参与过河北两病用药带量采购,中选价分别为0.022元和0.043元,有了这一结果借鉴,加上国家市场的足够吸引力,这两个品种的最终价格可想而知。

image.png

注:按56个品种名称统计。

4、品种治疗领域广,抗菌药数量最多

前两批带量采购品种类别主要涉及降压药、抗菌药、降糖药、乙肝用药、抗肿瘤药、治疗白血药物、抗过敏药物、解热镇痛药物、抗癫痫药物、抗抑郁药物等多种类别。其中第一批以降压药居多,约占第一批总数的35%,第二批以抗菌药居多,约占第二批总数的27%

而到第三批,类别依然多样,抗菌药数量最多,包括了阿莫西林、环丙沙星、克拉霉素、头孢地尼、头孢克洛等多种常用抗菌药。目前在地方集采中,我们也发现抗菌药占据大头,加上限抗等政策的组合出击,抗菌药市场面临重创。

image.png

二、部分流传规则

1、报量尤为关键,请谨慎报量

根据近日流传出的国家集采会议相关内容,第三批集采将引入节余奖励机制,比如报量100万片,要求完成60%,如果医院完成60万片以上,不高于100万片,节余部分奖励医院一半,超过100万片取消奖励。此外,还提到了用非中选产品也可能会取消奖励。

此前普遍存在虚低报量的情况,此次引入这一机制,相信医院在报量时将更加谨慎,也更为贴合实际用量,这对于企业来说,将更有用量保障。而针对用非中选药品的取消奖励措施,将更有利于中选品种的落地使用

来源:华招网

返回

Copyright © 2025 深圳市优普惠药品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:(粤)-非经营性-2023-0304

粤ICP备18113141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2455号

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荣德时代广场1栋B座1008、1009、1010
0755-25165253